数字时代下百年老字号的文化再生 陈太吉酒庄甲辰开库啦!
“大典仪式真的太气派、太热闹了”、“经典的醒狮、蔡李佛拳、还有北帝出巡,原来还有这样多的岭南特色表演,被震撼了”、“看到整个开酒窖的过程,才知道酒原来是这样珍贵的”……4月19日,甲辰年谷雨,在陈太吉酒庄甲辰开库大典现场,一众网络达人们端着刚出库的陈太吉原浆玉液跃跃浅尝,现场被“种草”。
自2020年以来,陈太吉酒庄已连续第五年举行开库大典,成为中国酒业继“封藏”“开酿”“储酒”以外第四种大典形式,是岭南酒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一个极具价值的有效示范。
大众现场品尝刚出库的陈太吉酒
多项非遗相融共生“酿”出别样百年陈香
醒狮、石湾陶塑制作的高脚牌、传统铁铸工艺打造的仪仗兵器……随着一声铜锣响,酒庄“开库大典”正式开始。经过古朴的“祭祀北帝仪式、开库取酒、朗诵《开库赋》后,现场宾客共享二十载“陈太吉”的原浆液,深切感受这用传承近两百年的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
“我们坚持在每年举办开库大典,主要是想传达要常怀对好酒源自天酿的敬畏,做酒人要尊崇自然,遵循天时与天机,才能做出好酒、做得长久。石湾酒厂集团董事长、陈太吉酒庄庄主范绍辉表示,“雨生百谷,百谷成酒”,开库大典在每年“谷雨”举办,意义不仅为了表达遵循天时与敬畏时光的酿酒初心,更是挖掘和展示岭南民俗风情和文化的一种形式。
与往年不同,今年开库大典首提“佛山功夫酒,石湾玉冰烧”的品牌宣言。大典现场,咏春、洪拳、蔡李佛等代表性功夫项目轮番上演,展现了佛山功夫之城的精神气韵,也表达了陈太吉酒庄的百年文化特色与岭南传统民俗内涵的相融共生。
据了解,190多年以来,陈太吉酒庄酒遵循第三代庄主——翰林学士陈如岳开创的“野生菌种、只摘头酒、陶缸洞藏”的天然古法酿制清雅型白酒,坚持“野生小曲、小灶煮饭、小坛发酵”的“三小细酿”技艺特点,从选料、拌料,发酵等关键环节保持人工操作;并通过位于石湾大雾岗,长年温度稳定在25℃左右的“丰太洞”进行陈藏19年以上;利于洞壁自然而生的微生物群的封闭小环境,对酒进行催陈和醇化,最终成就陈太吉酒庄酒清雅纯净的独特风格和高端品质。
仪式当晚,在陈太吉酒庄原址朱紫街还举行了“中国吉宴”。现场过百嘉宾共同品尝“拨霞八吉宴”,畅饮2024开库老酒,体验“粤菜配粤酒”,品鉴清雅,感受“宋地、宋人、宋菜、餸酒”的“宋潮”风韵。
传统与当下之间探索年轻“新”活法
“真是隔住屏幕都闻到那浓浓的酒香,今日我除了品鉴存放20年的洞藏美酒,还打卡新石湾美术馆和岭南酒文化博物馆,深入探索岭南艺术与酒文化的深厚底蕴。”抖音达人夏柚说到。透过短视频平台向她的粉丝们分享自己参加开库大典的感受。
近年来,复杂而多变的商业环境对老字号的生存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云直播、云带货、云招商……不少老字号在数字时代的下,积极拓展的线上经营思路、观念与方法。活动当天陈太吉酒庄也邀请了众多年轻网络达人参与拍摄打卡。旅游博主田心表示,看完了整场开库仪式,再次被岭南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也知晓了一杯好酒原来是在这样环境下酿制出来,作为佛山本地人,未来会更多地介绍和推广佛山的老字号和非遗文化,让更多年轻人在了解中深入,在深入中投入,成为这些老字号,岭南文化有力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夏柚。2在抖音号上介绍参加活动感受
老字号代表着历史、文化,也是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情怀,但在传承创新的同时,怎样紧跟时代发展赢得未来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一直是业界“有压力、未解决”的千年难题。
“近年来,年轻消费群体强势崛起,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正在努力读懂年轻人。”广东石湾酒厂集团副总经理、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壮筠表示,企业不仅在产品口味上推出主打年轻化系列玉冰烧冰小酒,还联合中国年轻化头部品牌咨询机构BY在产品定位、包装设计、营销活动等,抢跑年轻化新赛道、积极与年轻人实现双向奔赴。
2022年11月,“太吉陈咖啡”正式亮相陈太吉酒庄景区。尽管只是“低调”试业期,但跨界联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使得当时平均每天到店人数就近200人,而周末更是出现人数爆棚,到现今已成为了大众日常打卡、现场体验的网红店。
有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品牌能永久存留的核心就是能为社会解决某个问题,而酒厂以咖啡解决休闲生活需求,不仅实现了品牌生活化的延伸与水平提升,也是老品牌、老字号创新活力呈现,更是触点新覆盖。
“为什么是与咖啡?它与我们的酒结合是可以体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是年轻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范绍辉表示,接下来集团将继续推出陈太吉小酒馆等年轻时尚化的项目,在做好“守正”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线上线下全渠道协调发展,积极拥抱数字化、年轻化,让百年品牌在新的消费逻辑、消费文化中做更多的探索。
老字号何以保有“不老秘籍”
曾几何时,传统老字号被限制在一定区域内,虽然它被本地人广泛认可,有丰富的原生性、区域性文化内涵。但由于基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交往,有限的口碑相传,故只能与区域内人群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在创新方面相对缓慢。 去年底,在商务部“上新”的中华老字号名单中,最引人关注的是388个老字号品牌平均年龄为138岁,比此前足足平均“年轻”了19岁。也就是说,已不再全是“爷爷辈”的品牌,你也能看到广州利口福、深圳合成号、甚至是雪花啤酒等看上去更加“年轻”的品牌。
从笔者看来,“年轻了”、“上网了”和“跨界了”都不一定意味着会更容易获得现在的市场认可。在工业规模经济发展时期,老字号的传统核心某种程度有被弱化趋向,只有为数不多的可以运用好资源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从而好好地保存下来。进入数字化时代,更强调的是资源的灵活配置,包括内外资源的挖掘,生产要素的高效结合。未来要保持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同,除了要懂得创造品牌情绪价值,进行文化再生,还要从管理思维和团队文化、从生产到消费进行焕新的改造。
“老字号”这一称号,特别是前缀加注“百年”,只表示对品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认可,而如何在不同时代的商业环境中不“倚老卖老”,做出相应、合适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课题。
前路尽管漫漫,但是未来可期。冀望能有更多像陈太吉团队一样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在数字时代下,以用心、耐心和信心,让百年企业文化更好地传承和焕活再生。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钟晴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卜庆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