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家如何防蚊

赢取现金奖励

YOU趣青年 2025佛山传媒大学生夏令营

招募啦!

“星光码头”演员服务平台

招募演员啦!

来佛山就用佛趣游,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点击进入

推动公共资源共享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2024-05-14 08:3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佛山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23年统计公报显示,佛山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61.5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7.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95.39%。人口在城市高度集聚,使城市公共资源的承载加大,容易引发“停车难”“出行堵”“看病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城市公共资源,指由全体人民共享,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特征的、城市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各类资源,如自然资源、市政设施、科教文卫设施、公共企业等。如何合理规划和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是当前佛山亟待破解的城市治理难题之一。

以共享的方式盘活闲置的城市公共资源,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创新之举,全国多地为此纷纷“各显神通”。杭州市探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目前基本实现应开尽开;南京市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群众提供错时停车位,成功新增数万个共享车位;宜昌市在夏季的午间时段抽调闲置公交车作为公共纳凉场所,供户外工作者休息……这些共享公共资源的创新做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值得佛山学习和借鉴。

近年来,佛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各类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有序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人文都市:推进“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行动,把一批桥下空间、废弃地、闲置地改造成“桥下空间公园”“口袋公园”;推出“易本书”家藏图书共享服务,打造国内首个实现家藏图书、公共图书馆馆藏全社会流通的资源共享平台……佛山的城市品质提升工作虽然取得了实效,但是在推动城市公共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社会受益面和群众获得感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城市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需从治理理念引领、治理机制重塑、治理手段优化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坚持人民本位的治理理念。推动公共资源共享,归根结底是城市治理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回应,本质上体现了人民本位的城市治理理念。具体而言,首先要主动思考、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转变工作思维,找准闲置资源与群众需求的接口。比如宜昌的“纳凉公交”,便是与户外工作者的特点和需求相契合,公交稍加改造后成为移动的纳凉场所。午间时段是公交的平峰期,也是户外工作者亟须休息的时段,“纳凉公交”在不耽误公交日常运营的基础上,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实现了对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治理要始终坚持人民本位的治理理念,将共享思维融入城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既要做好“大文章”也要细绘“工笔画”,既要扩大“增量”也要盘活“存量”,进一步探索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便民利民新路径。

二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治理机制。公共资源的整合共享往往涉及跨部门、跨领域的多个不同主体,需要重新建构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对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少难点堵点。此外,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明确资源的共享对象、范围、数量、方式,明确资源的管理、维护、费用支出,如何建立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等。政府是协调多元主体、整合各类资源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统筹引导作用,做好合理配置资源的顶层设计,通过建设利益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为多元主体的协作、公共资源的整合与开放搭建平台,提升人民群众享用的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多元主体是共享公共资源的参与者,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应主动承担优化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责任,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与任务分工,强化协同合作,形成公共资源整合共享的合力。广大人民群众是共享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应充分认识公共资源的公共性,在使用过程中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实现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依托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手段。信息共享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即时性等特征,为多个主体之间信息和资源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信息平台上,资源供给方即时发布和更新供给情况,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查询资源分布情况并选择最便利的方案,打破了城市治理中的信息壁垒,实现供需关系的精准对接,从而使闲置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然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仍需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在数据来源方面,明确各主体对公共资源数据共享的建设责任,明确数据来源,避免重复采集、更新滞后等问题。第二,在公共安全方面,要做好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共资源的安全性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同时对资源和用户的数据做好安全保障,谨防信息泄露。第三,在平台建设方面,不仅要基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使用便捷的信息平台,更要做好后续的服务维护,不断提高公共资源共享的效率和水平。第四,在平台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宽公共资源在平台上的应用场景,如公共文化平台、智慧交通平台、健康管理平台、绿色生态平台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公共资源。

(文/邓雯文,作者单位:佛山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

4141 10万+
0

本文编辑

爆料

刘蓉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爆料

王琦玥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编辑

热门评论

用户_28***55
2024-05-14 10:12

👍

更多精选频道

AI推荐
精选
要闻
探百村
友趣MALL
教育
公益+
青春佛山
同车时代
体育
健康
大湾区
酒友荟
小强热线
民生直通车
文明佛山

相关新闻

  • 直击紫南魔鬼赛道!81艘艇竞逐,岭南水乡沸腾了!
    原创 7小时前
  • 保护耕地齐参与!禅城自然资源多部门联动开展“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
    原创 13小时前
  • 第九届“创客广东”大赛南海区域赛落幕,获奖名单出炉!
    原创 14小时前